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阿里巴巴的三个平台,阿里巴巴(B2B)、淘宝(C2C)、天猫(B2C),商户绝大多数都是小微企业甚至个人,这些客户基本上都得不到传统金融的贷款支持,发展受到资金约束,进而也约束了平台提供商阿里巴巴集团的发展。也正因此,三年前,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就公开说:“如果银行不改变,阿里将改变银行。”

2010年和2011年,浙江阿里小贷和重庆阿里小贷公司分别成立。这两家小贷公司为阿里平台上的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和网商个人创业者提供“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纯信用小额贷款服务。

尽管这些信用贷款相对于传统银行贷款没有抵押,但凭借阿里平台的历史交易数据判断客户信用状况,坏账率低于银行业平均坏账率。借此,阿里巴巴的“平台、金融、数据”三大业务形成了良性互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大量历史交易数据,而这些数据又给金融业务提供了足够的贷款对象信息,而对于融资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而言,阿里的小贷业务又进一步吸引其成为阿里电子商务平台的客户。

阿里小贷是当前中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个成功标杆,但这种小贷模式的阿里金融存在一个致命的局限,即,小贷公司不能像银行一样吸收存款,除资本金外,只能从银行融入资金。而根据银监会颁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小贷公司从银行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阿里小贷所在的浙江和重庆都出台了鼓励政策,允许从银行融入的资金余额的上限提高到100%,即便如此,两家阿里小贷的16亿元注册资本,也只能从银行再融入16亿元,可供放贷的资金最多为32亿元。相对目前阿里小贷累计约300亿元的贷款总额,贷款周转了10次。

阿里小贷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资金来源的限制。如果没有新的办法,阿里金融显然难以担负马云所言的“支撑整个未来”的使命。

一个办法就是申请银行牌照,这也是外界一直猜测阿里巴巴会做银行的原因所在。但银行牌照的申请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能否申请下来也存在极大不确定性。另外,银行也未必适合阿里巴巴“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小贷业务,而且还要受到诸多约束,比如要求与客户面对面、不能异地提供贷款服务等。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将贷款出售,回笼资金,再放贷,加快资金周转。此前阿里巴巴通过信托计划进行了尝试。2012年6月,重庆阿里小贷通过山东信托发行了“阿里金融小额信贷资产收益权投资项目集合信托计划”,向社会募集资金2亿元。9月,重庆阿里小贷再次通过发行“阿里星2号集合信托计划”,向社会募集资金1亿元。这等于为阿里小贷新增了3亿元可供贷款资金。

但由于信托计划的私募性质,融资规模受到限制,另外,信托的融资成本也比较高,显然难以满足阿里金融更大发展的需求。

资产证券化应是阿里巴巴解决资金来源的最佳渠道。资产证券化由于可采取公募,且发行的产品是标准化、高流通性的证券,投资者众多,因此可进行大规模融资,且融资成本也比信托计划要低得多。

阿里巴巴之前之所以采取信托而未采取资产证券化,是因为存在制度障碍。阿里小贷的特点是“期限短、随借随还”,而所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则期限较长,因此存在期限错配。

而最近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的《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允许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循环购买新的基础资产方式组成基础资产池,为阿里巴巴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可能。

据悉,此次阿里巴巴的资产证券化,是将阿里小贷公司的50亿元贷款组合出售给东方证券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以此贷款组合为基础,向投资者发行50亿元证券,其中40亿元的优先证券由社会投资者购买,阿里巴巴购买10亿元的次级证券。这些证券的偿付来自于50亿元贷款组合的本息偿还,优先证券先于次级证券偿还。通过优先/次级的分档,优先证券的信用级别得以提高,从而能够降低融资成本。

通过资产证券化,事实上是阿里小贷公司把40亿元的贷款出售给了证券投资者,回笼40亿元资金,从而能够发放新的贷款。换句话说,这40亿元贷款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

在证券到期之前,如果贷款组合中的贷款偿还了,可以用偿还所得的资金购买新的贷款,即“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循环购买新的基础资产方式组成基础资产池”,如此循环,一直到证券到期。由此,短期贷款和长期证券的期限错配问题得以解决。于是藉此,阿里巴巴得以用更大规模的贷款来支持客户的发展,反过来进一步促进阿里巴巴自身的发展。

好处不仅于此,阿里金融还能增加新的收入来源。重庆阿里小贷的年化贷款利率在18%到21%,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在6%左右,除掉各种资产证券化操作费用,即使从出售的贷款组合中,阿里金融也能获得可观收益。

京东、苏宁、腾讯等电商企业,也已经或者正准备进入小额贷款领域,阿里巴巴的资产证券化无疑为这些企业同样存在的贷款资金来源问题,率先探了一条路。而电商企业的小额贷款,是提供给电商平台上的小微企业和网商个人创业者。因此,资产证券化成了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融资难的有效手段,是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有效方式。

据统计,中国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在95%以上,而这些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这跟中国的金融结构有很大关系。中国的金融资产结构中,约70%是银行存款,而五大国有银行又占据了其中约一半份额。从经营定位而言,这些国有大银行不愿、也不适合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而那些愿意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中小银行,却常常受制于资本金和存款的不足,贷款资金来源受限。

就如资产证券化能够解决阿里巴巴小贷公司的贷款资金来源问题,资产证券化也能够解决中小银行贷款资金来源问题。中小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将中小企业贷款出售,从资本市场获得相应资金,从而在同样的资本金和存款条件下,能够发放更多的中小企业贷款。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为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银行提供了从资本市场融资的渠道,实际上是间接帮助中小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的一种做法,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融资渠道。

在这方面,欧洲就是一个成功的经验。欧洲的资产证券化相比于美国的一个特色是,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很大,2011年达到825亿美元,占资产证券化产品总发行规模的16%。其中尤以德国和西班牙最为突出。中小企业证券化,使得很多欧洲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得以解决,整体上丰富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中国在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方面之前有过一个成功先例。2008年浙商银行成功发行了“浙元一期”中小企业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国务院在批准信贷资产证券化第三批试点时,也明确指出要将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支持的对象。

而此次阿里巴巴资产证券化,是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领域,第一个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案例,也是中国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的第二次实践,并把基础资产扩展到了微型企业和个人创业者。可以相信,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将在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话题:



0

推荐

黄嵩

黄嵩

63篇文章 7年前更新

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 研究方向: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PE/VC)、资本市场与投资银行学、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大数据。 微信公众号:Capitalks

文章